作者: 焦同帥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2-03-25 11:13
“看著被我們幫助的孩子一天天長大,有的還考上了大學,我覺得我們的付出值了。”菏澤最美笑臉愛心救助協會鄄城分會會長康善軍笑著說。
這幾年,康善軍帶著鄄城分會的180多名志愿者,默默地呵護著1到16歲困境孩子的成長,累計幫扶60余人,用愛心為困境孩子撐起一片藍天。在鄄城當地,他們被稱為困境孩子成長的“引路人”。
2015年,康善軍加入菏澤最美笑臉愛心救助協會,經常去菏澤參與救助活動。有時候他會把這些活動轉發到微信朋友圈,引起了不少好友的關注。甚至有不少人發私信給他,想加入協會。
“在一次聚會中,我的好友張建春向我建議,他說我們這里也有不少生活在困境家庭的孩子,是不是可以在鄄城成立分會,方便開展救助。”康善軍說,張建春的話和他一拍即合,他立刻聯系了菏澤最美笑臉愛心救助協會會長李靜,并在她的協助下籌備成立分會。
“2015年9月,鄄城分會成立了,當時只有我和張建春等8名志愿者。”康善軍說,人員雖然少,但成立后,他們就開展了救助活動。
康善軍告訴記者,他們第一次救助的孩子是臨濮鎮的王艷艷(化名)姐弟。父母因某種原因相繼離家出走,姐弟兩個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。王艷艷上初二,成績優異;弟弟因病致殘,只能靠輪椅行走。弟弟因為腿疾,小腿處有不少地方都潰爛了。
“得知了姐弟兩人的遭遇后,在場的人都落淚了。”康善軍說,他們不僅給王艷艷發了助學金,還聯系了醫院給弟弟治療。此后每年,他們都會將助學金及時送到王艷艷家中。值得欣慰的是,如今王艷艷已經成為一名大學生。
在與縣婦聯對接工作時,康善軍得知,鄭營鎮有一個九歲的男孩,父母相繼離世,跟隨90多歲的奶奶生活,康善軍當即便帶領協會志愿者來到了男孩的家中。在和男孩的交流中,康善軍發現這個孩子幾乎不敢和他對視,話很少,臉上充滿了憂郁。
“這時我才意識到,若只是捐錢捐物,很難完全解決孩子面臨的困境,要從心理問題上解決。”康善軍說,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,有許多孤貧孩子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和陪伴,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。甚至有些孩子因缺乏正確引導,法律意識淡薄,進而自暴自棄、誤入歧途。
此后,康善軍他們除了開展錢物捐助,又多了一個環節,對有需要的孩子,進行心理疏導。
“為了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成長,我們還經常帶著一部分孩子出去旅游,帶他們爬山、看大海。”康善軍說,這樣不僅開拓了他們的視野,也可以讓他們敞開心扉,把壓抑在內心的話說出來。
“雖然我們付出不求回報,可孩子們還是給了我們很多感動。”康善軍說,每逢過年過節,不少被幫助過的孩子都會給他們打電話送祝福。盡管只是簡短的幾句問候,卻讓志愿者們非常感動。
分會從最初的8人發展到現在的180余人。康善軍說,看來當初成立鄄城分會是對的,正是因為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,所以才吸引了這么多愛心人士的不斷加入。
“每一次的救助活動,都離不開志愿者的參與。有救助活動時,我們協會的志愿者都積極捐款,你50元、他100元,最多的也有捐款1000元的。”康善軍說,一顆顆愛心匯聚在一起,為救助的開展提供了強大動力。
困境孩子的救助是一項長期性工作,康善軍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他們的行列,不斷探索救助新路徑,讓更多生活在困境家庭的孩子,在同一片藍天下快樂成長,展露出最美的笑臉。
記者 焦同帥 通訊員 劉永霞